瀏覽人次:
6190
底層階級與社會隱形結構
議題6:「底層階級與社會隱形結構」
本研究由交通大學社文所客座教授布洛薩Alain Brossat提出
計畫期程: 2018/1~2020/7
「底層階級與社會隱形結構」(Subalternity and Social Invisibility)處理關於「社會隱性」的研究計畫,包括田野調查與理論面向。研究對象以臺灣社會作為研究場域中,針對被社會忽視(視而不見、視若無睹)的群體或個人,包括便利超商的店員,東南亞女性看護工,以及回收罐子、紙張和紙板等等的拾荒者(通常是老年人)。由於他們是典型並且是公認的底層階級(或次等人),易被忽略,未受到尊重對待,而形成了這個社會的某種「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