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次:
10439
計畫緣起
本計畫整合台灣聯大資源,以拉曼大學作為經營東南亞地區之據點。東南亞為目前拓展國際合作及招收境外生的主要區域,馬來西亞位於東南亞的樞紐位置,未來,台灣聯大四校將以共同建立的國際學位學程(光電、跨領域神經科學、亞際文化研究、環境科技)為基礎,於拉曼大學建立辦公室,作為經營東南亞地區之據點。結盟互利,創造雙贏。交通大學與拉曼大學【合約】
學術交流合約 (校級) 2010 – 2013 – No due (續約1 次)
交換學生合約 (校級) 2012-2017
雙聯碩士合約 (校級) 2013-No due
雙聯博士合約 (校級) 2013-No due
註:合約請參見交大國際處網站http://www.ia.nctu.edu.tw/files/11-1000-273.php
台灣聯大自 102 年起與拉曼大學簽訂合作備忘錄,並商討合作領域及合作方式。【UST &UTAR文化研究領域雙邊合作】自105年起合作內容包括:
【105年5月18日至21日拉曼大學Dr. Loo Hong Chuang來訪】
- 洽談合作計畫
- 發表專題演講-- Rethinking Southeast Asian Cultures through (Trans)national Ethnic Minority in Multicultural Heritage Site: The Case of Chitty Melaka in and beyond Malaysia "通過跨國域少數民族在多元文化世界遺產之定位重新思考東南亞文化:以馬來西亞馬六甲的遮地(Chitty)族群為例."
- 提供亞際學程研究生論文評論
【105年12月6日至12日共同舉辦「族群衝突與社會運動」工作坊】
- 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中文系主任陳中和,以及曾維龍、黃薇薇三位老師來訪交通大學,吸引了相當多校內外的學生和學者到場聆聽,各位回應人也踴躍提出相關的問題進行討論,反應熱烈。
【Speech1】馬來西亞憲政體制下的政教關係The Relationship of Religion and Politics in Malaysian Constitutional Institution
講者:陳中和 (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中文系主任)
與談人:朱元鴻 (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教授)
【Speech2】「後茅草行動」的華社變遷與轉型——從馬華文學研究的「當代性」和意義談起The Transi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Malaysian Chinese Society in "Post-Operation Lalang" era: A Perspective from the Modernity and Meanings of Mahua Literature Studies
講者:曾維龍 (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助理教授)
與談人:莊雅仲 (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教授)
【Speech3】從馬來西亞開國領袖對華人的描述看華馬關係與馬來西亞建國Sino-Malay Relationship and the Formation of Malaysia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Malaysian Founding Forefathers (陳中和, 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中文系主任)
【Speech4】論後「528報變」馬華中文評論寫作:黃絲帶運動和公共知識份子的轉向A study of Malaysian Chinese Public Writings and Commentaries After Nanyang Takeover 2001: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Yellow Ribbon Movement and the Public Intellectuals(曾維龍, 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助理教授)
【Speech5】探討馬來西亞黃金時代電影所反映出的種族間議論Cross-cultural Dialogue and Negotiations of Ethnicity in the Films of the Golden Era of Malaysian Cinema(黃薇薇:拉曼大學創意產業學院講師) - 除了兩天的講座,三位主講人還與研究馬來西亞相關課題的研究生進行研討,在研究生報告了各自的研究專題後給予在地的批評與建議,因為各位老師來自不同的學術背景,能提供參照的資料和對象相對來得多元和有趣。
會議影像紀錄如以下連結,歡迎參閱https://goo.gl/photos/zzG8xRdxDxCcLifaA
http://pics.ee/1yiH
拉曼大學簡介
(1)歷史與創校宗旨
拉曼大學(Universiti Tunku Abdul Rahman)成立於2002 年,是由教育基金會創辦的一所非營利高等教育學府。拉曼大學的成立是為了因應馬來西亞國家發展的需要,以擴增國民在高等教育受教機會,並促使馬來西亞成為一個學習與多功能的社會。拉曼大學的創校宗旨主要是成為一間卓越的大學,在提升學術的同時,也注重學識的傳達、專業人才的培養及推動個人身心發展的工作,以作育英才、建設國家。
(2)發展現況
自成立以來,拉曼大學無論在基礎設施、學術成就乃至教職員工的
優質度、學生的錄取率,都有顯著的增長和擴張。拉曼大學將根據當前
與未來社會的需要及科研的開發,繼續開拓和提供更多應用和市場導向
的大學預科、本科和研究生水準的課程。
(3)校區與學院
拉曼大學現有 4 個校區,學生將依其選讀科系分發,分別是巴生谷
地區的八打靈再也(Petaling Jaya)、吉隆玻及雙溪龍(Sungai Long),
以及位於霹靂州之霹靂金寶主校區。
(4)拉曼大學優勢 - 由教育基金會出資修建的一所非盈利教育機構,規模龐大,環境優美,
- 專業齊全。
- 獲馬來西亞高等教育部(MOHE)、馬來西亞學術鑒定局(MQA)及教育部
- 教育涉外監管資訊網認證。
- 獲北美精算師協會(SOA)及馬來西亞工程師局(BEM)認證。
- 獲馬來西亞建築師協會(BQSM)及英國特許建造學會(RICS)認證。
- 獲英國皇家化學學會(RSC)及英國特許會計師學會(ACCA)認證。
- 獲英國特許管理會計師公會(CIMA)及英國特許秘書與行政人員公會
- (ICSA)認證。
- 教職員及學生中,大約8成為華人及後裔,學生素質具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