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国际中心

新书出版:懒惰土着的迷思:16至20世纪马来人、菲律宾人和爪哇人的形象及其于殖民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的功能

  • 2022-01-19
  • 苏淑芬

不卖命工作,就是懒惰?

懒惰的究竟是不屈服于殖民资本主义的土着,还是一旁坐享其成的西方殖民侵略者?

 

※在1970年代吹响批判西方帝国/殖民主义号角的经典之作,首本中文译本。

※中央研究院欧美所前所长李有成专文导读。

※中译版独家收录赛胡先・阿拉塔斯之子赛法立・阿拉塔斯序言。

 

  《懒惰土着的迷思》是已故马来西亚社会学家及思想家赛胡先・阿拉塔斯讨论去殖民东南亚研究和亚际研究的经典社会科学着作。该书探讨16世纪至20世纪间,西方殖民者将殖民地土着视为懒惰民族的意识形态建构。在卡尔・曼海姆和知识社会学的基础上,阿拉塔斯分析西方殖民者如何构建殖民地土着形象,以及这些迷思的塑造如何加强殖民意识形态和资本主义的运作逻辑。

 

  这部发表于1977年的经典之作,旨在解构这个「懒惰土着的迷思(神话)」,并替这个形象除魅,是系统性批判殖民主义/欧洲中心主义知识的早期典范。用阿拉塔斯自己的话说,这本书的课题便是:「纠正单方面加诸于亚洲土着及其社会的殖民观点⋯⋯对马来西亚而言,这不仅仅是一则历史研究习题:殖民时期的马来人形象迫切需要被纠正,因为这个形象依然在部分有影响力的非马来人当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也影响了部分马来知识分子。此形象只要继续存在,就会损害民族融合的努力。这个形象也导致马来人在就业上遭受一定程度的歧视:一些雇主避免聘用马来人,因为他们认为马来人懒惰。许多人也认为,马来人天生不具备经商能力。这一切观念都是源自于殖民时期的马来人形象。」

 

  本书的讨论对象涵盖马来半岛、菲律宾和印尼,超越现代民族国家界限和藩篱,思考群岛(nusantara)共有的丰富多元文化、思想和传统,以及这些文化如何在西方殖民者入侵后遭到扭曲。在殖民主义依旧魅影幢幢的现在,本书作为一本「去除殖民心灵」的经典之作,具有深刻的解放意义,历史地回顾与批判殖民主义的来龙去脉,并检视殖民统治赖以存在的前因后果。

 

本书特色

 

1.赛胡先・阿拉塔斯最重要着作,亚洲世界首本无删改译本。

2.挑战西方帝国/殖民主义针对马来世界具有剥削性的殖民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3.对抗殖民主义论述,重建被殖民者自我形象与民族自信,看见被殖民者的真实面貌。

4.批判马来西亚新统治菁英如何内化殖民者价值,陷入意识形态窠臼。其观点在二十一世纪的当下仍旧值得我们省思和借鑑,并连带亚洲内部的去殖民知识传统。

 

共同推荐(依笔划序)

 

・王智明 /中研院欧美所副研究员

・王赓武 /中研院院士、唐奖汉学奖得主

・林建国 /阳明交通大学外文系副教授

・林开忠 /暨南国际大学东南亚系副教授

・高嘉谦 /台湾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张锦忠 /中山大学外文系副教授

・陈光兴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主编

・陈瑞桦 /清华大学社会所副教授

・黄子坚 /马来亚大学文学院院长

・刘纪蕙 /阳明交通大学文化研究国际中心主任

・蔡秀敏 /东南亚历史学者

・蔡明发 /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学教授

・魏月萍 /马来西亚苏丹依德理斯教育大学副教授

 

专文推荐

 

本书是分析殖民东方主义公然运作的实例名着。作者阿拉塔斯可谓是最早提出「从殖民主义价值观中解放出来是文明之举」的东南亚学者之一,并对学院中所教授的社会科学基础提出过批判质疑。阿拉塔斯受训于阿姆斯特丹大学的彼时,社会科学家们正积极研究现代帝国主义的资本主义起源,故本书对懒惰土着迷思的全面研究,彻底展演了被殖民者如何受诱导并吸纳西方学术话语,进而更不加以怀疑其资本主义的根源。──王赓武/中研院院士、唐奖汉学奖得主

 

《懒惰土着的迷思》无疑是一部恩古基称之为「去除殖民心灵」的着作,具有深刻的解放意义,阿拉塔斯借历史考察介入政治批判,他的重要指涉始终没有脱离他所身处与关心的政治现实。这可能也是重读《懒惰土着的迷思》最令我感动却又不免心情沉重的原因。──李有成/中研院欧美所前所长、本书导读

 

赛胡先・阿拉塔斯写作这本挑战殖民主义对东南亚土着建构的卓越研究,至今已有四十五年之久,而殖民意识形态和资本主义所创造和强化的土着形象却依然长存于今时今日的亚洲,故本书仍相当具备现实意义。希冀透过中文版的出版,阿拉塔斯教授所倡导的思想能够触及更多关心殖民和后殖民主义的读者。──黄子坚/马来亚大学文学院院长

 

国际评论

 

在阿拉塔斯的《懒惰土着的迷思》一书中,最尖锐的抨击之一是针对那些在自己的思想中复制殖民意识形态的马来西亚人,这个意识形态制造并维系「懒惰土着」的理念。在若干教人想起法农非难民族资产阶级的段落中,阿拉塔斯指出殖民资本主义的遗绪如何残留在新近获得独立自主的马来人的思想中,将他们局限在「殖民资本主义的思想」的类别里──换言之,他们在方法上并未自我意识到与发现到阶级属性对思想造成的影响。──萨伊德(Edward Said)/《文化与帝国主义》、《东方主义》作者

 

阿拉塔斯的开创性作品《懒惰土着的迷思》揭穿了欧洲殖民国家对于东南亚被殖民者所建构的破坏性迷思和成见。阿拉塔斯是后殖民研究的先驱,与斯皮瓦克(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和萨伊德等学者齐名。──《新加坡无界》(Singapore Unbound)

 

阿拉塔斯的《懒惰土着的迷思》一书讨论了马来西亚独立后的马来人领导层滥用殖民资本主义行政方法的问题。除非这本书的主题被现任领导层认真对待,否则马来西亚将继续进一步滑向落后。──《记忆》(Ingatan)

 

阿拉塔斯挑战了主流叙事,从被殖民者的角度审视了东南亚被殖民者被贬低的形象。──《全球亚洲》(Global Asia)

作者简介

赛胡先・阿拉塔斯 Syed Hussein Alatas

 

已故马来西亚社会学家及思想家。曾任新加坡大学马来研究系创系教授、马来亚大学校长、马来西亚国民大学首席研究员。也是马来西亚多元族群政党民政党的创党主席。长期关注殖民主义、贪腐社会学、伊斯兰思想、发展中国家知识状况等问题。着作多本,包括《贪腐社会学》(1968)、《东南亚的现代化与社会变迁》(1972)、《伊斯兰与社会主义》(1976)、《懒惰土着的迷思》(1977)、《发展中社会的知识分子》(1977)、《贪腐的问题》(1986)等。

 

译者简介

陈耀宗 Tan Yau Chong

 

马来西亚槟城人,国立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硕士班毕业。2000年开始专职从事翻译、审校与编辑工作,并曾在学院兼任翻译课讲师。译作以文史类专书与论文为主,兼及小说与诗。

 

审校简介

苏颖欣 Show Ying Xin

 

马来西亚柔佛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文学博士,目前为澳洲国立大学文化、历史暨语言学院讲师,研究兴趣为东南亚历史、文学与知识生产。译有新加坡作家亚非言(Alfian Sa’at)的《马来素描》。

中译版序| 赛胡先・阿拉塔斯思想脉络中的《懒惰土着的迷思》/赛法立・阿拉塔斯

导 读 | 《懒惰土着的迷思》的当代意义/李有成

 

导 论

第一章 | 莱佛士时代以前的马来人形象

第二章 | 19世纪末至20世纪英国人的马来人形象

第三章 | 17世纪至19世纪的菲律宾人形象

第四章 | 18世纪至20世纪的爪哇人形象

第五章 | 懒惰形象与相应现实

第六章 | 19世纪与20世纪初的殖民资本主义及其对劳工的态度

第七章 | 菲律宾人的懒惰

第八章 | 殖民形象与民族性研究

第九章 | 马来人关于勤劳与懒惰的概念

第十章 | 「精神革命」与马来人的懒惰

第十一章| 马来民族性的扭曲

第十二章| 土着商人阶级的消失

结 论

参考书目

缩 写

索 引

 

审校后记| 作为思想的马来世界/苏颖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