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廖咸浩
作者|何萬順、江文瑜、廖咸浩、陳張培倫、張心瑜、陳秋蘭、 周中天、羅德水 (依文章序)
出版者|國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
ISBN|978-986-5452-97-1
出版時間|2022-08
書系:「後全球系列」
新書發表記者會影片連結:https://youtu.be/ EH0R4-bes20
銷售通路
書籍簡介
本書針對臺灣政府貿然推出的「2030雙語國家政策」進行反思, 並特別就該政策的核心──「(學科)全英語教學」──予以「 去迷思」。最終目的在於透過專業的探討與解析, 曝露此執念背後的現代性崇拜、經濟掛帥、 階級私心及對競爭力的誤解, 以期一舉破除英美語言教學界長久以來塑造的各種神話, 並讓台灣的英(外)語教學回到因地制宜、適才適性、批判學習、 平衡認知的正途。
作者簡介
何萬順
夏威夷大學語言學博士,現任東海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林南&蒲慕蓉講 座教授、國立政治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兼任講座教授、《 台灣語言學期刊》創刊主編;曾任科技部語言學門召集人、 政治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所長,兩次獲得科技部傑出研究獎。
江文瑜
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美國德拉瓦大學語言學博士, 目前為臺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教授。 曾任臺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所長。2003 年赴美國哈佛大學語言 學系、2013 年赴日本京都大學言語科學講座擔任訪問學者。2 000 年當選臺灣第十八屆十大傑出女青年。
周中天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博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及翻譯研究所教授(已退休)。 曾任臺灣省立新竹高中教師、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所長、 臺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主任、慈濟大學英美語文學系教授。
張心瑜
2021年取得英國劍橋大學第二語言教育博士學位, 現任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研究專長包含大學的英語授課、語言政策和雙語教育。 在讀博士之前,曾任臺北市石牌國中英文科正式教師。
陳秋蘭
澳洲昆士蘭大學教育學院語言教育博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教授。 曾執行過多項教育部教師專業成長計畫。研究專長為閱讀教學、 閱讀研究、英語教學、語言政策及師資培育。
陳張培倫(Tunkan Tansikian)
清水部落布農族人。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 先後專任於佛光大學及國立東華大學, 其間亦曾至原住民族委員會任政務副主委。學術領域為政治哲學、 研究倫理、原住民族權利及原住民族教育。 近年研究方向主要為原住民族主義及原住民族知識議題。
廖咸浩
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外國語文學系特聘教授。 史丹福大學文學博士,哈佛大學博士後研究。 曾任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理事長、臺北市文化局局長等。2018 年獲科技部「傑出研究獎」。著有《愛與解構》、《美麗新世紀》 ,《紅樓夢的補天之恨》等書。目前正撰寫《 台灣電影中主體的僵局與超越》、Deleuze and Taoism 等書。
羅德水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文宣部主任。 面對強調競爭與績效的社會氛圍, 嘗試以公共化的觀點開拓教育視野,始終相信, 教育還是社會進步的關鍵。